惠州大亞灣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實施稅收共管共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惠灣管辦函〔2021〕48號
各街道辦事處,區屬有關工作部門:
《關于進一步實施稅收共管共治工作方案》業經區管委會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稅務局反映。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1年9月16日
關于進一步實施稅收共管共治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做好地方稅種征收管理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地方稅種征收,規范大亞灣開發區稅源管理和防范稅款流失,區管委會決定進一步加強大亞灣開發區稅收共管共治水平,全面促進“政府牽頭、部門協作、信息共享、共管共治”的稅收綜合治理機制的形成,共同營造一個法治、公平、有序、和諧的稅收環境?,F結合大亞灣開發區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關于稅收共管共治的工作
隨著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行,稅務部門的征管方式從事前審核轉變為事中事后監管、從無差別管理轉變為風險管理、從經驗管理轉變為大數據管理。2019年,大亞灣開發區已全面完成建筑安裝房地產行業稅收共管共治,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稅源管理,現需對更多領域(包括重大項目投資、年度工業投資及技術改造、船舶道路運輸、盈利性醫療行業、工業用電項目數據等)建立稅收共管共治工作機制,各有關單位要助力稅務部門轉變稅收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能。
責任單位:惠州海事局,區工貿局、區衛計局、區供電局、區稅務局,各街道辦事處。
二、關于涉稅信息共享工作
各有關部門需在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提供的技術支持的基礎上開展涉稅信息共享并由稅務部門做好涉稅信息后續管理工作。
(一)采集內容。(具體取數見附表)
1.由區工貿局共享的涉稅信息:重大項目投資、年度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信息相關信息。
2.由區衛計局共享的涉稅信息:提供登記注冊盈利性醫療機構基本情況、變更情況等基本信息。
3.由區供電局共享的涉稅信息:區內月均用電量前一百名的工業企業信息及其用電情況。
上述采集內容由區稅務局細化并與有關部門商定各類涉稅信息的具體采集內容、數據類型和格式,由有關部門負責在惠州市政務大數據中心進行數據資源編目。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開發數據接口,提供涉稅信息共享交換服務。
(二)采集范圍。涉稅信息包括歷史存量信息和增量信息,歷史存量信息在必要時進行共享。其中歷史存量信息指歷史全量信息或從2008年1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的信息,增量信息指2021年10月1日以后新發生業務的信息。
(三)采集渠道。對于歷史存量信息由有關部門與區稅務局(雙方)在2021年10月31日前通過電子介質實現信息批量(一次性)采集;增量信息通過惠州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實現實時/按月/按季采集,區信息中心負責提供涉稅信息共享的技術支持,并協調與有關部門系統對接的數據接口開發工作。區各有關單位負責協調本單位自建系統承建商配合開發接口,并向財政部門申請接口開發費用預算。如有部門確實無法接入惠州市政務大數據中心的,可通過協同辦公系統按月與稅務局進行數據交換。
責任單位:惠州海事局,區工貿局、區衛計局、區供電局、區稅務局、區信息中心。
三、有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稅收共管共治對大亞灣開發區財稅收入穩步增長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協稅護稅是各部門的職責,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工作進展情況,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好工作落實,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各司其職,確保上述涉稅信息共享、稅收共管共治工作順利開展,共同營造一個法治、公平、有序、和諧 的稅收環境。
(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稅收共管共治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區管委會決定建立健全稅收共管共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財稅工作的區管委會副主任擔任召集人、區直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聯席會議成員,定期(按季/半年)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議,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困難。區直有關部門要指定一名負責人統籌協調該項工作,具體經辦科室的主要負責人作為聯絡員,如經辦科室有多個的,可按實際情況確定多名聯絡員。
(三)強化督查考核。將加強稅收共管共治列入區管委會專項督辦工作事項,定期組織督查,對存在領導不重視、措施不得力的,沒有按時完整準確共享涉稅信息的、沒有履行稅收共管共治職責導致稅款流失等不履行職責情況的,經調查核實后,責成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給予通報批評,追究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確保政令暢通。
申明: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79151893@qq.com 請附上文章鏈接),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參考用,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意見。我們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日后仍然準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的專業意見下依據所載內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內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審計、會計、稅務或其他建議,我們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本網站原創的文章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本網站所轉載的文章,僅供學術交流之目的,文章或資料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版權人所有。